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

就業迷思》大學畢業生,不愛流通服務業

評析:
台灣的產業結構在改變,服務業將是主流趨勢;但台灣群眾多數卻因為傳統的觀念,形成對於「服務業」的價值認知問題,經常會發生「高不成低不就、眼高手低」的社會情節,而讓筆者最為厭惡的,就是經常看到一些社會新鮮人,一進公司就要求四萬以上的薪資,但在工作態度、表現上卻總是搞不清楚狀況~令人不得不「另眼相看」。

雖然筆者知道這樣的說法是「以偏蓋全」,有失公平!但每次遇到或看到這樣的新鮮人時,實在是不知應該對他們說些什麼了~
[ Mrs.9 ]


就業迷思》大學畢業生,不愛流通服務業

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,服務業就業人口卻遠低於先進國家,不少連鎖加盟業也在天天徵人,根據統計,失業問題經常出現在中高齡與青少年族,就業結構已有失衡問題。不少傳統工作價值觀已面臨挑戰,服務別人將可能是工作趨勢。

受到士農工商等傳統價值觀影響,很多父母寧願小孩唸研究所,找不到工作也沒關係;近幾年台灣教育體制產生大量的大學生,很多畢業生即使失業,也不想做服務別人的工作。在此所提的服務別人是指面對面的服務型態。

因應流通服務業快速成長,技術學院紛紛成立行銷與流通管理系,最重要的課程規劃是,如何與連鎖加盟業建教合作培育人才;但面對實習課程,有些家長認為,正在讀書的孩子,為何要接受訓練去服務別人,造成學校建教合作推展壓力。

筆者曾遇過系主任層級的教師認為,若與知名連鎖餐飲業建教合作,等於是提供廉價勞工給業者,「學生不必學怎麼端盤子、掃地吧,有什麼知識價值呢!」當下筆者即告知,第一線服務價值確實是一門務實的學問,且最難的是服務熱忱及良好態度的培養。

國內失業人口多,有不少人想創業,甚至認為擺地攤都比上班看老闆或客戶臉色好,創業當老闆真的那麼容易嗎?如果沒有服務別人的熱忱及正確服務態度,做任何生意都難以成功。

一位在美國工作的朋友說,台灣不少人對工作有些迷思,以為到便利商店或速食店工作都是唸書的工讀生,不可能大學畢業還在門市或站櫃,有些中年人為了面子,不敢去找第一線的服務工作。可是在美國,他的研究所畢業同學就可接受將速食業部分工時的工作,當做正式工作看待,沒有什麼面子的問題。

依國際資料比較,台灣去年服務業就業人口占的比重僅 57%,遠低於韓、日的 66% 以上,更低於美、歐 70% 以上,顯示台灣服務業仍有極大成長空間。

目前服務業成長較快的是批發零售及餐飲等商業服務業,提供生活便利的新興服務業也發展快速,不少以連鎖加盟型態拓展企業版圖,第一線門市不需要大量人力。可是,多數業者面臨人員流動率高,缺工問題不時存在,與整體社會面臨的高失業率情景差異頗大。

很多人找不到工作,原因不一,第一線的服務通路卻大喊缺人,很多連鎖業者向青少年或中高齡族群招手。很多人的工作迷思包括,對薪資及工作辛苦程度的看法,進入任何業種的連鎖業,一開始並不見得薪資高,但若長期投入且能建構專業能力,不乏當上店長甚至總經理的機會,就業的長遠價值,實高於不少製造業。

台灣產業結構在改變,服務業將是主流趨勢,失業者若能調整工作價值觀,不難找到合適的就業機會,若懂得服務別人的道理,才可能有創業的機會。

(本文作者是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)

資料來源:【2008/04/12 經濟日報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